微信关注,获取更多

摩托车|又小众又过时的“圣甲虫” 为何让中年男人冲动

作为一位自诩为品味不凡,眼光独到的老司机,选车购车时总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充足的理由——冠冕堂皇的说(吹)辞(牛)。

正如这次果断去成都购入的一台冷门摩托车,金城提拉米苏摩旅版,也就是摩友老炮口中的圣甲虫200的今年(2022年上半年)全新改款车型。
但这车冷门到了什么程度,呵呵,路上就没见过一台实车(新款)。
果断选择它是经过长期的研究,哪怕都没有见过实车,没有试驾过,仅凭极其有限的媒体评测,和少量的车友口碑,确信这就是适合我的 选择。
当然,还有终端价格的原因,这个放后面说。

当天成都骑回重庆360多公里路程,实车体验和我预想的一致,没有失望也没有惊喜,但挺满意。
乏味的年代,在汽车越来越平台化、电动化和同质化的时候,摩托车彰显个性,追求乐趣的魅力更显珍贵。
两轮的世界,驰骋在风和自由中,拥抱世界,和自己对话,正是对凡俗生活的超越。
所以选择摩托,不怕你有缺陷,更怕你没特点。

圣甲虫是台什么样的摩托,鲜明的优缺点又是什么?事实上,圣甲虫就是意大利阿普利亚圣甲虫200的国产版,南京金城代工,据说同时返销欧洲。
国内正式上市在2015年,但更早2010年左右就有特殊渠道提车。
也就是说,这是一台十多年前平台和老旧技术的过时货!

优点●动力好,特别是中后段,行驶品质上佳,平顺且“很能跑”(知名摩托媒体人,我们的朋友犀牛老师的评语)。

●比较省油。

●车架厚重稳健(同级别范围里),16寸大轮,通过性、舒适性好,也带来比较独特的骑行感受,虽是踏板车,却依稀给人跨骑的骑行感。
坐垫比较舒服。

●外观萝卜青菜,但比较耐看,有个性却不轻佻,同时还低调。

●质量稳定性方面,这么多年下来的口碑不错,骑着它跑西藏的也不少。

缺点●大部分人都不能接受的外观,不能说丑,至少会觉得怪。

●作为踏板车“基本功”要求,它的座桶(马桶)空间却小得可笑。

●虽然性能品质非常适合长途摩旅,但小小的油箱仅有两百出头的续航里程……
●而且,加油口在座桶内,也就是说,不仅加油频繁,每次加油还得把坐垫上的驮包卸下来……毕竟以它的储物能力,长途摩旅大概率单靠尾箱还不够。

●价格并不算便宜,算上优惠也要两万出头。
虽然没有大贸车型,或者雅马哈本田之类傲娇品牌车型那么离谱,但也比主流自主品牌贵了一些。
毕竟喜欢摩旅,且没有选择大绵羊或者水鸟之类拉力车的消费者,大多还是比较精打细算,又不像标致姜戈、VESPA150那些年轻人愿意为颜值和品牌买单。

●老款轮胎减配(国外版本是米其林),而且连边撑都没有。

●坐高达到了810MM,150以下身高摩友基本劝退,同时也欠缺踏板车日常市区代步的灵活性,骑行重心也比较高,需要适应。

但这些缺点在我这儿都不是过不去的坎,和汽车的“三大件”一样,摩托车最关键的地方在于骑行品质和质量稳定性,其他的都不是“致命”问题,也可以通过改装加装进行弥补。

马桶小,加装尾箱,长途时后座再放个驮包,还可以当个靠背。
再不够?圣甲虫平地台的优势,加上挂钩,双腿胯下还可以放个包;续航不够,原厂副油箱了解一下。
反正本来的马桶很小,放副油箱正合适。

本来新款圣甲虫也有不少实用升级,提升了老款车主诟病的低扭表现、法斯特内置气囊双减震(后轮)、轮胎换了滕森(比老款的好一点)、回归初代圣甲虫的欧式鱼嘴前脸设计(更复古腔调)、大尺寸TFT仪表可以手机投屏(省去了加装手机支架)……
外观方面,其实个人觉得以前版本就挺好,新款的英伦绿加迷彩贴花,还有涂红的刹车卡钳稍微有点汽配城风格。
好在实车看着还行,比起老款少了复古秀雅,多了一份狂野粗犷。
呵呵,买都买了,当然往好里说……
至于坐高,我几乎不需要适应,本是比亚乔埋地雷medley150(坐高790mm)车主的我,对这类高坐高和重心的欧洲大脚羊早习惯了。
本来,阿普利亚也是比亚乔旗下子品牌,骑行感受也算是味道同源。

归根结底,圣甲虫的魅力还是在于150级别踏板的个头没有中排量大绵羊的臃肿笨重,可以兼顾城市通勤代步的灵活,同时远胜于一般150级别踏板,堪比250排量挡车的动力水平,和有些接近挡车的独特骑行感受,加上欧洲大脚羊的稳健骑行品质,以及舒适的坐垫、可靠的质量等等特性都十分胜任摩旅需求。

维护方面,虽然这车销量一般,认知度很冷门,但毕竟这么多年下来,配件还是挺好买。

令中年男人爱恨交织
老说这款车本身没有多少意义。
真正值得展开聊的是,为什么这款又冷门又过时的圣甲虫200,在产品短板明显,定价缺乏诚意,厂家也几乎没做什么宣传的情况下,用户的口碑还挺好?这类叫好不叫座的小众车型,又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思考?

不能发现,圣甲虫的用户都是中年群体,超过40岁的也很多,对他们来讲,早已退却了年轻人跑山压弯或者打卡、社交的需求,而且几乎都是冲着圣甲虫的摩旅性能优势来的,对自己的选车用车理念十分清晰笃定。

不难发现,摩托消费群体里,理性务实、识货的用户并不少。
反过来看,不禁替圣甲虫这款车感到可惜。
如果金城这边能够更加重视消费者的具体需求和反馈,在产品改善、营销策略方面更积极,想来市场表现也不会这么惨。

比如,定价能否再有诚意和竞争力一些呢?储物空间这么小,除了极个别经销商有过购车送尾箱行为,厂家能否在产品本身上进行改变呢?既然都提供原厂副油箱,为什么不随车附送呢?能增加多少成本?
我买这台车的故事很有意思,是因为那个经销商退网,清库存的五六台圣甲虫,处理价十分诱人,新车(生产日期2022年5月)比市面上的二手价格还便宜,加上如前所述,又是优化升级后的全新改款车型,所以哪怕产品特性和我本来拥有的比亚乔埋地雷其实有大量重叠,我依然为了更好的摩旅体验,果断购入。

至于具体价格不好透露——讲真,一开始我真以为上当受骗了,担心提车时还有其他费用之类的,但事实证明一切担心都是多余。

搞笑的是,说明书竟然还是老款的版本,都懒得更新一下。
我也无法查到液晶仪表盘投屏操作的指南(说明书还是机械仪表),折腾了大半天才投屏连接成功。
还有,原车脚垫可能因为运输过程中的变形,始终难以完全贴合。
……可见金城对这款车是有多么不上心。
一款改款上市半年的车价格如此贱卖,经销商退网(目前主要经营新大洲本田,店内剩余其他金城的车型也有不同程度优惠),可见金城在摩托江湖里如今沦落到了什么地步。

要知道这些年尽管经济下行,加上疫情影响,摩托产业已经蓬勃发展,无论是传统厂家豪爵、力帆、隆鑫、宗申、春风、大阳的发展壮大,还是金吉拉奔达这样的细分市场热门车型,都在产品开发、市场规模、品牌形象上高歌猛进也好,风景独好也罢,哪有像金城这样明明抱着一款意大利设计和技术的好车,却搞砸成如今这样子的?
哪怕如今新车辈出,同价位“市场带”,圣甲虫这老家伙依然有能打的地方。
试想在它刚引入国内的十年前,如果金城当时能把产品针对中国消费者喜好进行改善,定价策略和营销举措上更加积极灵活一些,结果是否会大不一样?

谁是汽车圈的“圣甲虫”
通过圣甲虫,让我不禁想起汽车领域,同样一台个性十足却卖不动的车,一汽马自达CX-7。
本来拥有漂亮时尚的轿跑SUV外观(在那个年代十分突出,至今来看也很漂亮),个头又比紧凑型SUV更大,而且它的2.3T涡轮增压发动机,曾2005年、2006年、2008年三次入选沃德十佳,也搭载于马自达3 MPS、马自达6 MPS,是当年马自达粉们心中神器。
可一汽马自达之前引入的却是2.5L自然吸气+5AT的两驱版本,把产品本来鲜明的动力、操控乐趣优势自我阉割。
同时进口身份,价格还不便宜。
本来国内消费者对SUV的首要诉求就是空间,这方面马自达一向不在行,本来自己擅长的操控亮点又被抹平,卖得动才怪呢。
而2.3T+6AT的四驱版本,直到2014年夏天才姗姗来迟并进行国产,比起这款车最有竞争力的时候,整整晚了8年!命运可想而知,当年年底,大降价的节奏依然卖不动,后来降到20万清库存也卖了好久(主销的次顶配车型原价28.20万元)。

几年前,我家买过一台二手国产CX-7,虽然配置、油耗已跟不上时代,但它漂亮的外观依然能让我着迷,高速上的驾驶感受像极了德系车,开起来像升高了底盘的GT跑车一般让人愉悦,也比好多同级同价位的新车后辈还要让人难忘……不禁要问,是中国消费者不懂车,还是中国车企不懂中国消费者,或者说不够重视那些占比极少,但更加爱车懂车的消费者。
不管如何,无论汽车还是摩托,一些好车还是被辜负了,想来总是有些唏嘘。

最后,祝广大车友身体健康,预祝新年快乐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值得买 » 摩托车|又小众又过时的“圣甲虫” 为何让中年男人冲动

催更~发根烟不过分吧!

微信扫一扫打赏